欢迎光临蓝天羽毛球商店!

羽毛球新闻--羽坛风云

排斥联赛羽球无市难生存,周蜜们是否下一个邹春兰


  “国内羽毛球没有乒乓球一样的运动空间,那么也只能选择国外的俱乐部。”—被推上风口浪尖的周蜜道出了所谓“出逃”的无奈。目前中国传统的五个球类项目(足、排、篮、乒、羽)中,惟有羽毛球排斥联赛(国内联赛几年前曾搞过几届,但2002年底宣布终结)。没有联赛的载体,羽毛球运动无法与市场接轨,羽毛球运动员财路、施展空间与其他运动员相比,窄了许多。究竟中国羽毛球需不需要联赛?

  李永波:反对搞联赛

  作为乒羽中心副主任,李永波一直旗帜鲜明地反对搞联赛。他说,从实际效果看,一些联赛开展后,成绩反而越来越差。我们羽毛球队的管理非常有经验,如果放这些队员回各省、各俱乐部,到时候的管理就乱了套,一是让他们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另外就是怕他们接触到市场经济一些不良的东西。“办联赛最大的作用就是推动该项目的发展……羽毛球队更希望以获得奥运冠军的方式来推动这项运动在中国的发展。”

  球员:火冰两重天

  同在一个屋檐下,国内乒乓球联赛搞得热火朝天,羽毛球联赛却早已寿终正寝;同样是世界顶级选手,马琳身价被抬到500万元之巨,每月还可从俱乐部获得数万元的收入,而林丹只能希冀八一队每月支付他的1500多元工资和国家队的奖金分成能准时到账。望着国乒队员开着豪华车时的气宇轩昂,一位现役广东籍羽球国手说,他感觉到了乒羽的火冰两重天。“没有水,鱼怎么活?!”这位广东籍运动员表达了对联赛的渴望。他们不能私自出席商业活动(包括俱乐部赞助商的活动),不能私自接广告,“一切行动得听指挥”。

  运动员吃的是青春饭。俱乐部、联赛本该是运动员的谋生主体。然而,身负“争光”重任的他们却失去了本该属于他们的机会。

  赞助商:动力何在?

  一年寥寥几次国内赛事,鲜于参赛的俱乐部难以对赞助商兑现回报。赞助商哭诉道:“我们投了钱是为了通过赛事、运动员这些载体来扩大产品的知名度,国内没有联赛,一年就那么一次的全国锦标赛,全运会也只能四年等一回。光有投入,鲜有回报,商家的动力从哪儿来?”

  得益于某韩国赞助商的慷慨,广东籍国手每月可以从省队拿到3000元以上的工资。这使得他们在国手中显得相对富裕。然而,国内羽毛球职业化停滞不前,使得该韩国赞助商一度想退出。“商家不是慈善机构,是要讲效益的!联赛搞起来了,商家、俱乐部等方方面面都是赢家,何乐而不为呢?!”

  国际羽联:赢利至上

  在汤尤杯采访期间,晶报记者就“中国需不需要联赛”的话题采访了国际羽联第一副主席古纳兰。他不愿意对记者的问题作出表态,希望在“调查情况后作出回答”。不过,他有一个基础理念,就是每个协会、每个俱乐部都要通过市场运作来达到赢利,保证运动员获得丰厚的收入。据悉,国际羽联不但鼓励各国举办俱乐部联赛,而且正在策划一个全球性的联赛。

  周母:周蜜不出国,还有啥路?

  “2月份被国家队清退以后,她都没有进行过训练……”周蜜的妈妈说,女儿并不甘心就这样退役。

  周妈妈透露,周蜜退役后,对自己的前途感到很迷惘。她很想读书,但不知道学什么才好。光为读书的事,周蜜已经反复选择了多次,她报过北京理工大学,也曾想申请读上海交通大学或中国人民大学。她害怕自己基础太差,毕不了业。就算能够毕业,能不能找到一份收入较高的好工作也是个问题。她现在没有工作,没有收入。除了膝盖的老伤外,周蜜的颈椎、腰椎都出现伤病,用周蜜的话说,她“没一个零件好使”。周妈妈说,女儿想治好伤病,费用可能高达一两百万元。她已经27岁了,如果不趁自己还年轻,用自己的一技之长挣点钱,将来的生计都是个问题。所以,如果能够在外面打球挣钱,对她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周妈妈说,女儿从广西领走了大约23万元的补助费、安置费,宣布彻底退役。广西乒羽中心起初不太同意,但后来觉得她留在队里也没有太大的意义,就放走了她。(柯然)

  三岁联赛

  何以"病故"?

  2002年10月,全国羽毛球联赛南宁站的比赛尽管参赛阵容和激烈程度堪称世界水平,但能容纳上千人的体育馆里只稀稀拉拉地坐了近百人。这是羽毛球联赛三年惨淡经营的一个缩影。

  俱乐部联赛一度被中国羽协视为该项目向职业化发展的大胆尝试,中国羽协曾促使经费短缺的各省市队逐步转向俱乐部队,从而争取到更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俱乐部联赛1999年创立后,从首届的3支男队,到第三届的8支男队、7支女队,规模不断壮大。然而,致命的是,赞助难寻一直困扰着羽协。资金不充裕,比赛场次一减再减,导致了球市的冷清和媒体宣传的不到位。

  “宣传是需要投入的,而全国羽毛球联赛很难拉到赞助商,也是事实。”羽协哭诉赞助难寻,但不少商家对于羽协在联赛规范性和宣传力度等运作上提出了反击,“日本、韩国都有羽毛球联赛,惟独我们搞不下去,我看是不是钱的问题,而是人的问题!”某体育公司老总愤然地说,“乒乓球联赛起步与羽毛球联赛差不多,但通过摸索、改善,如今搞得红红火火,还吸引了全球众多顶级高手的加盟。”

  商家盼望通过联赛扩大影响,运动员渴望着从联赛中获得更多的收入。然而李永波的有关论调使联赛重燃变得渺茫。

  □记者观察

  祝福小小小小鸟

  昨天,一位朋友从吉隆坡打电话给我,周蜜到大马,归根结底不过是为了讨口饭吃。在她的规划中,根本没有想到入籍那么远的事。这位朋友很不理解,为什么外界对这件事如此敏感。

  告别国家队,周蜜“背”回了一身的伤病。为了疗伤,为了维生,为了发展,在国内条件受限的情况下,她选择了漂洋过海。先当个陪练,再参加一些公开赛,以后改当教练……她并没有很大的蓝图。援外、留洋一直是中国体育的传统,中国羽毛球也不例外,吴迪西、韩健、赵剑华……周蜜走的只不过是前辈们的老路。

  在周蜜妈妈的眼里,李矛是个好人,甚至是个“救命”恩人。但用有色的眼光看,李矛可能是别有用心的!当年,由他掀起的一场“政变”差点把曾与他称兄道弟的“老板”推到了下课的边缘。“政变”以流产告终,是是非非画下了句号。然而,那段历史让李矛如今的一举一动都备受注目。在业界,李矛被公认为一位有才干的教练,甚至有人褒其为“造星教练”。在韩国5年,他带出了李铉一和孙升模等名将;前年投靠大马队,他又推出了李崇伟这颗具备与林丹抗衡的新星。周蜜被废弃了,他想变废为宝。在我看来,这种行为主观上为的是马来西亚队,客观上对中国羽毛球也是一种贡献。

  “周蜜是个基本功很好的队员,如果她能恢复到上佳的竞技状态,达到一定的标准,她当然有机会回国家队。”听到李永波的承诺,周蜜也许惊喜,也许不屑。怕只怕,“标准”成了坦途的绊脚石。

  谋生难,求学难,嫁个称心如意的老公更是难上加难。“我栖上枝头却成为猎人的目标,我飞上了青天才发现自己从此无依无靠……未来会怎样,究竟有谁会知道?!”赵传的这首歌似乎是周蜜现状的写照。

  周蜜曾说,在队里,她只是只“小小小小鸟”。但愿,这只小小小小鸟能飞得更高,飞得更舒畅!

   (深圳新闻网)

    蓝天羽毛球网>> 羽毛球新闻>>

http://www.bbeshop.com     E-mail: bbeshop@163.com

[羽毛球拍][羽毛球线][羽毛球][羽球服装][羽球鞋袜][网羽拍包][羽球配件][羽球VCD][网球用品][订购方法][羽坛风云]

[相约球场][羽球论坛][羽拍论坛][技术论坛][赛事论坛][客户留言][电视预告][录像下载][世界排名][羽球知识][羽球技术][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