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羽毛球网--羽毛球资讯、器材、论坛

羽毛球新闻--羽坛风云

全景汤尤杯:李永波被推上历史舞台,低谷和辉煌


  汤尤杯的历史由两部分组成:没有中国队参赛的汤尤杯和有中国队参赛的汤尤杯。

  在没有中国队参赛的时代,汤杯是汤杯、尤杯是尤杯,两个赛事不在同时同地举行;在有中国队参赛的时代,汤尤杯开始合并在同时同地举行,“汤尤”因此才成为一个类似“梁祝”或“宝黛”的概念。

  在有中国队参赛的汤尤杯历史中,又可以分成两个阶段:李永波当运动员时的汤尤杯和他当教练员时的汤尤杯。

  在李永波当运动员的时代,中国男队在6届比赛中获得了4次汤杯,中国女队在5届比赛中获得了5连冠;在李永波当教练员的时代,中国队在9届比赛中获得了4次汤杯和6次尤杯。

  明确了上述“断代”概念之后,对于汤尤杯的“全景扫描”就可以开始了。

  一、1984:“汤尤元年”

  5月20日是本届武汉汤尤杯赛的开赛日,也是中国羽毛球队1982年第一次夺取汤姆斯杯的日子——二者之间的距离是整整30年。

  然而, 30年前的这个大日子却只姓汤不姓尤,因为她还属于“汤是汤、尤是尤”的时代。

  “汤尤元年”是1984年,第13届汤杯和第10届尤杯在吉隆坡上演。

  这一届汤杯赛,就男子单打而言,印尼队洪忠和在世界大赛上的成绩,既比不上他之前的林水镜,又比不上他之后的苏吉亚托、魏仁芳……直至陶菲克,但在汤杯的历史上,他却称得上是印尼的民族英雄。

  1984年汤杯决赛,出任第二单打的洪忠和在第一局以14比0领先韩健,却被韩健以“牛皮糖”战术连得17分,实现了17比14的超级大逆转——这一结果充分显示了“发球得分制”的魅力,而在“每球得分制”的今天绝对不可能出现。此时,中国队的第一单打栾劲已经在首盘苦战中击败林水镜,韩健的取胜使得中国队形势一片大好。所有人都认为:在羽毛球“15分制时代”最经典的一次逆转之后,懊恼的洪忠和不可能战胜当时中国羽毛球的标志性人物、三次入选全国“十佳运动员”的“优秀共产党员”韩健。然而,洪忠和却连胜两局,将决赛的比分扳成1比1。

  那次决赛,印尼队以3比2击败中国队夺回汤杯,而中国队取胜的两盘分别是栾劲的第一单打和新秀杨阳的第三单打,由此看来,韩健丢掉的第二单打就显得格外重要和令人惋惜了——先是韩健演出了羽毛球历史上最不可思议的“逆转经典”,后是洪忠和演出了历史上最不可思议的“顽强经典”。

  在中国男队遗憾落败之前,中国女队已经以5比0战胜英格兰队,酣畅淋漓地赢得了尤伯杯。首夺尤杯的功臣是张爱玲、韩爱萍、李玲蔚、林瑛、吴迪西、徐蓉、吴健秋、钱萍。从那以后,来自羽毛球运动故乡的队伍再也没能进入尤伯杯赛的半决赛。

  二、1986-1990:双料三连冠

  从1986年到1990年,中国队在连续三届汤尤杯赛上都实现了双料三连冠。

  汤杯三连冠的功臣,首推单打“三剑客”杨阳、赵剑华、熊国宝,他们在三届汤杯决赛中均取得全胜。其中的首席明星,当然是三次均出任第一单打且一局未失的杨阳。

  中国羽毛球队在世界大赛上迭获优异成绩,其深层原因在于中国队对于羽毛球运动的本质有着深刻认识。早在1964年7月,这种认识就被概括为“快狠准活”四字,即快速、凶狠、准确、灵活,她被确立为“中国羽毛球技术风格”。5年前,中国羽毛球界又将上述认识提升到理论高度,提出了“快狠准活是羽毛球运动的制胜规律,其中‘快’是核心”的思想。

  如果用“快狠准活”这“四字真言”来形容当年中国男队的“三剑客”,不妨这样说:除了都是左手持拍和都快之外,杨阳更狠,赵剑华更准,熊国宝更活——说杨阳狠,是因为他的进攻技术更犀利;说赵剑华准,是因为他的网前技术更完美;说熊国宝活,是因为他的防守技术更多变。

  然而,汤杯的“三连冠”天下不是仅仅依靠单打选手就能打下来的。

  从表面看,李永波和田秉毅在这三届汤杯决赛中的战绩是一胜二负失大于得,但问题在于:“一胜”是决定成败的“一胜”;“二负”是可有可无的“二负”。

  年长2岁的田秉毅,比李永波多参加一届汤姆斯杯赛。1984年汤杯决赛,田秉毅曾经和名宿孙志安搭档出任第二双打。1986年汤杯决赛,中国队的第二单打丁其庆负于印尼的刘邦高,前四盘双方打成2比2。第5盘,李田组合完胜对手,遂使中国队夺回汤杯。而在1988年和1990年两届汤杯决赛中,虽然李田组合都输了球,但是在他们出场之前,中国队的“三剑客”已经拿下了三盘比赛的胜利,后面的两场双打比赛结果,已经无关奖杯的归属和心灵的痛痒了。

  总之,三届汤杯决赛,中国队取胜的保证是五虎上将杨赵熊李田。不管最终比分是多少,他们5人都包办了中国队的前三分,所谓“不可一世”是也。

  和中国男队不可一世的表现相比,中国女队的三次夺冠则看似颇多坎坷,其实更不可一世:

  1986年尤伯杯决赛,中国队3比2战胜印尼队,,3分全部由单打选手取得,获胜者是李玲蔚、韩爱萍、吴建秋;1988年尤伯杯决赛,中国队5比0战胜韩国队,李玲蔚、韩爱萍、林瑛都是第三次赢得尤杯;1990年尤伯杯决赛,中国队3比2战胜韩国队,但是三盘单打比赛结束之后(唐九红、黄华、周蕾出赛),中国队已然捧杯。

  连续两届汤杯和三届尤杯的决赛中,都出现了这样的现象:中国队先赢下三盘单打,使后面的两盘双打比赛变得索然无味,这使得世界羽联在1990年汤尤杯赛之后修改规则,从“第一单打、第二单打、第三单打、第一双打、第二双打”的比赛顺序改为“第一单打、第一双打、第二单打、第二双打、第三单打”的比赛顺序。

  三、1992:拐点

  1981年, “国际羽联”与“世界羽联”两个羽毛球国际组织的合并,开创了这项运动的新篇章。

  这一章翻过之后,就是中国羽毛球队长达10年的“第一黄金时代”。

  从1981年合并到1992年奥运会,新的世界羽联一共举办过6届汤姆斯杯赛、5届尤伯杯赛、5届世界锦标赛和11届世界杯赛,中国队取得的成绩是:

  4次汤杯、5次尤杯、17个世锦赛冠军(其中女单、女双均5次夺冠,男单获得4次冠军)、23个世界杯冠军(其中男单6次夺冠,女单8度问鼎),一共赢得了49个世界冠军(其中包括11个团体冠军中的9个和32个单打冠军中的23个)。

  这期间,中国女队在新老衔接上的情况明显好于男队,唐九红、黄华迅速填补了李玲蔚、韩爱萍身后的空白。但是在1992年尤杯赛决赛中,她们遇到了韩国队的强劲挑战——

  第一单打,唐九红经过加分赛艰难战胜了方铢贤。后者赢得了1992年奥运会女单银牌,在1996年奥运会女单夺金之后退役;

  第一双打,1991年世锦赛冠军关渭贞、农群华负于黄惠英、郑素英,3个月后她们在奥运会女双决赛中再次相遇,并且重演了尤杯决赛的结果;

  第二单打,黄华经过加分赛战胜李兴顺;

  第二双打,姚芬、林燕芬被郑明熙、吉永雅轻松战胜。韩国组合中,郑明熙曾经两次获得世锦赛混双金牌,吉永雅则在1996年奥运会上获得混双金牌和女双银牌;

  第三单打的对阵双方,是刚过完18岁生日的叶钊颖和韩国选手沈恩婷,叶钊颖在第一局3比11完败之后以接近的比分连胜2局,中国队实现尤杯五连冠。

  从双方的强强对决中不难看出:女子羽毛球即将改朝换代。决赛出场的7位中国选手后来都没有赢得过奥运会金牌,而7位韩国选手则多半在后来赢得了成为奥运冠军。

  在中国女队艰难蝉联尤伯杯赛冠军之前的一天,中国男队在汤杯半决赛中2比3负于马来西亚队。其中第一单打赵剑华输给了西德克五兄弟中的老五,第一双打李永波和田秉毅则输给了五兄弟中的老二和老三组合——一个国家的代表输给了一个家族的代表,诚所谓“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

  完全由于西德克家族人才辈出,1992年成为马来西亚队在汤杯赛上最后的巅峰时刻。从那以后,他们再也没有在汤姆斯杯上刻上过自己的名字。

  四、1994和1996:低谷

  李永波是在1993年10月的第七届全运会后出任中国羽毛球队副总教练的。由于未设总教练,他实际上成为中国队的掌门人。

  在李永波入主国家队的过程中,有一个值得注意的“赛点”——

  1993年的最重大比赛,是5月底6月初在伯明翰举行的第3届苏迪曼杯赛和第8届世界锦标赛,李永波并没有作为教练员参加这两项大赛,而是以教练员身份参加了较早的亚洲锦标赛。但是在伯明翰,名宿侯加昌领衔的中国队半决赛1比4输给韩国,第三次和丹麦队并列苏杯赛第三名;世锦赛上,男单和混双没有进入半决赛,女单和男双没有进入决赛,仅仅获得了女子双打一块金牌。这一战绩,从根本上决定了李永波的命运——既然中国队需要一次革命性的变革,那么主导这一变革的最佳人选,显然更应该是比侯加昌年轻20岁的李永波!

  这个“赛点”,恰是导致李永波独掌帅印的关键点。

  进入李永波时代的中国队,不再采取以往那种“男女分治”的管理模式——在采取这种模式时,中国队仅在北京世锦赛上获得过一次混合双打世界冠军。此外,中国队未能在已经创办的新赛事苏迪曼杯赛上取得好成绩,也和“男女分治”有关。采取“项目分组”的做法后,中国队所接受的第一次检验就是1994年5月的汤尤杯赛。

  值得注意的是,参加这届汤尤杯赛的中国代表团团长由时任国家体委训练局局长的李富荣亲自担任,李永波则担任代表团领队——从那时开始,李富荣一直为李永波扮演着盾牌般的角色。

  汤杯半决赛,中国队以1比4负于马来西亚队,但是输得并不窝囊:第一单打刘军和第一双打陈康、陈红勇都和对手激战3局,第三单打孙俊则为中国队赢得了唯一一分——老将的表现说明必须换血,新秀的表现说明有血可换。

  而尤杯的比赛结果,则让李富荣亲眼看到了李永波掌舵一年的成果:第一单打叶钊颖和第一双打陈颖、吴宇红都参加了1993年世锦赛,却先后以接近比分输给了对手;大比分0比2落后之际,4位1975年出生的选手出场了——第二单打韩晶娜和第二双打葛菲、顾俊均以2比0轻取对手,将比分扳成2比2;关键的第5盘,张宁1比2负于张海丽。

  未来昭然若揭:包括孙俊在内的5位“1975小将”的表现,正是中国羽毛球在最低谷时的曙光!

  以他们为主力的中国队,在1995年苏迪曼杯赛上首次夺冠(葛菲、顾俊、叶钊颖、孙俊取得了前三场比赛的胜利),这使他们对1996年的汤尤杯赛充满渴望。

  1996年汤杯半决赛,中国队2比3惜败于丹麦队,其中的关键场次是第一单打董炯1比2负于拉尔森。2个多月之后,他们就在奥运会男单决赛中再次相遇,董炯失利的比分变成了0比2,他泪如雨下。

  中国队的尤杯决赛对手是印尼队。在叶钊颖功亏一篑地负于王莲香、葛菲/顾俊如愿以偿地取胜第一双打之后,关键的第二单打是王晨与张海丽的对决。当时中国的4个女单选手里,排位依次是叶钊颖、韩晶娜、王晨和张宁。和上届尤杯相比,以王晨换下韩晶娜的用意显然是出奇制胜。然而结果是,王晨的2局总得分不如张海丽的1局得分,胜负天平至此颠倒。

  前4盘打成1比3之后,张宁的第三单打变成鸡肋,中国队再次与尤杯无缘。

  不过,王晨的这次失利导致了一系列微妙的“后续事件”:

  1998年尤伯杯,世界排名第三的王晨没能参加尤伯杯赛,代替她的是1994年尤杯决赛表现优异但1996年尤杯决赛遭弃用的韩晶娜;1999年,王晨退出国家队,2年后前往香港打球;2005年全运会第二轮和2006年亚运会半决赛,王晨均击败谢杏芳;2008年奥运会,王晨被印度的希望之星内维尔淘汰,至此结束运动生涯。

  张宁在连续两届尤杯出任第三单打且两次失利后发奋图强,在缺席两届尤杯之后又连续参加三届尤杯赛且均获得冠军,更在2004年奥运会女单决赛中“雪耻”张海丽,在北京奥运会女单决赛中击败谢杏芳,现任中国队女单一组主教练。

  韩晶娜虽然在世锦赛上的成绩不如叶钊颖,却是在1996年奥运会上表现最好的中国女单选手。在四分之一决赛第一局11比3取胜的大好形势下,她惜败后来获得铜牌的上届奥运会冠军王莲香,而叶钊颖和尧燕均以0比2被淘汰;在1998年尤杯赛上获得自己唯一的一个世界冠军,之后退役,现任中国队女单二组主教练。

  五、1998-2002:尤杯三连冠与汤杯三无冠

  尤杯的三连冠,在于中国女队人才辈出和单双打的均衡实力——

  1998年尤杯决赛,中国队的第一单打叶钊颖、第二单打龚智超和第三单打戴韫以及第一双打葛菲/顾俊均取得胜利,其中的关键场次是龚智超击败张海丽;

  2000年尤杯决赛,龚智超和戴韫分别升任第一单打和第二单打,她们和葛菲/顾俊均战胜对手,以3比0击败丹麦队;

  2002年尤杯决赛,虽然第一单打周蜜失利,但是第一双打高崚/黄穗、第二单打龚睿那和第二双打杨维/黄楠雁均告捷,中国队3比1战胜韩国队。

  和尤杯三连冠相比,汤杯三无冠的根本原因,在于双打的竞争乏力和单打的阵容不整——

  1998年汤杯半决赛,第二单打罗毅刚负于叶诚万,使双打实力薄弱的中国队难以翻盘;

  2000年汤杯决赛,中国队0比3负于印尼,其中第一单打夏煊泽负于叶诚万的比赛是决定性的;

  2002年汤杯半决赛,中国队1比3负于马来西亚,其中的关键场次,是鲍春来输给哈菲兹的第二单打。那届汤杯,是历史上唯一一次采取7分赛制的汤姆斯杯赛。

  这里扯远一点儿,说说悉尼奥运会的男单人选。当时,除了夏煊泽和孙俊之外的第三人选将在罗毅刚和吉新鹏之间产生,在两个都对汤杯失利负有责任的选手中,最终吉新鹏得以入围。结果,他在奥运会四分之一决赛中战胜了3个月前在汤杯赛上击败自己的陶菲克,由此信心爆棚,又连续战胜盖德和叶诚万赢得金牌。

  六、2004-2008:第二个“双料三连冠”

  本文开宗明义就谈到了汤尤杯赛的三个历史阶段:第一阶段是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运动员参赛的汤尤杯赛,那时汤杯是汤杯,尤杯是尤杯;第二阶段是1984年到1992年的5届汤尤杯赛,虽然两个杯赛在同时同地举行,但由于中国队是“男女分治”的管理体系,所以实际上还是“汤是汤、尤是尤”;第三阶段是1994年之后的9届汤尤杯赛,对中国队来说,这才是一体化的汤尤杯赛。

  先说三届汤杯——

  2002年汤杯赛后,痛定思痛的李大教头祭出王牌,让老帅汤仙虎从男单组改任男双组教练,这一决策立竿见影:2年之后的汤杯决赛,在第一双打蔡赟/傅海峰失利之后,桑洋/郑波建功,中国队3比1战胜丹麦队,重新夺回了阔别12年的汤姆斯杯(1992年丢杯);2006年汤杯决赛,中国队再次相遇丹麦队,并以3比0完胜,蔡赟傅/海峰战胜了上次被桑洋/郑波战胜过的对手;2008年汤杯决赛,在蔡赟/傅海峰输给郑在成/李龙大之后,第二双打郭振东/谢中博挺身而出击败对手,中国队3比1战胜韩国队。

  虽然说单双打实力的日益均衡是中国男队连续夺冠的根本,但出任第一单打的林丹的位置当然尤其重要。特别是在2008年的汤杯赛上,林丹半决赛输给李宗伟、决赛第一局又完败朴成奂,最终却“挽狂澜于既倒”。汤杯赛上的这种磨砺,显然对于林丹意义重大,这届汤杯赛是“超级丹”的“淬火”之战。

  值得注意的是:林丹也是由老汤教练把脉的。汤仙虎姓汤,在他打球的年代,中国队不能参加汤杯是心里最大的痛,不能在“汤杯”上写下一个“汤”字,是他的终身遗憾!

  连续三届汤杯,除了林丹确保一分、双打确保一分之外,第三分都是鲍春来赢得的:2004年,在蔡赟/傅海峰失利之后,他顶住压力战胜乔纳森;2006年,在蔡赟/傅海峰取胜之后锦上添花再胜乔纳森;2008年,在蔡赟/傅海峰失利之后险胜李炫一。

  再说三届尤杯——

  2004年和韩国队决赛时,张宁出任了第二单打。此时,第一单打龚睿那颤颤巍巍地赢了“人人为灾区献爱心”的全在娟(捐)、第一双打杨维/张洁雯输给了李孝贞/黄游美。关键时刻,张宁横扫善永熙、高崚/黄穗击败李敬元/李莲花,中国队再次赢得尤伯杯——2002年尤杯赛,张宁几乎没有出场,以类似韩晶娜的方式获得了自己的第一个世界冠军;但是在2004年和2006年的尤杯比赛上,张宁的地位却逐步升格,从“第四单打”晋升为第二单打和第一单打。

  2006年尤杯决赛,张宁的任务是战胜荷兰的第一单打张海丽。其结果,是张海丽在尤杯结束后不久宣布退役——历史上第一次,中国女队的主要对手不是因为中国队“新人辈出”导致心灰意冷而退役。张宁取胜之后,谢杏芳和蒋燕皎连得2分。

  2008年尤杯赛,虽然中国队的第一主力张宁为准备北京奥运会疗伤,但中国队的实力仍然超群,决赛以3比0完胜东道主印尼队。得分的队员是第一单打谢杏芳、第一双打杨维/张洁雯和第二单打卢兰。

  就这样,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前夕,中国羽毛球队实现了第二个“汤尤杯双料三连冠”,于是人们评价说:这是中国羽毛球的“第二黄金时代”。

  除了李永波等教练员之外,唯一见证过中国队“第一黄金时代”、“低谷时代”和“第二黄金时代”的运动员是张宁。

  七、2010:“尤杯姐妹”与四朝元老

  有3位中国女选手参加过5届尤杯比赛:其中的“尤大姐”当然是张宁。她的尤杯经历,用的上“苦尽甘来”、“老而弥坚”、“大器晚成”等若干成语;而“尤二姐”和“尤三姐”则分别是在2000年到2008年间享受过5连冠的高崚和杨维。

  中国女队在2010年痛失尤杯,和没有“尤氏姐妹”压阵有着内在联系——历史上第一次,决赛中出场的6位中国选手(王仪涵、汪鑫、马晋、王晓理、杜婧、于洋)都没有尤杯决赛的经验,她们在唯一有过经验的蒋燕皎出场前,已经输掉了比赛。

  反观中国男队,则在2004年到2010年的4届汤杯决赛中,都使用了“四朝元老”:第一单打林丹、第一双打蔡赟/傅海峰,唯一的区别是2010年汤杯决赛由陈金出任第二单打。

  这里必须说到中国羽毛球队的“团队文化”问题——

  从1993年10月开始,李永波时代产生了70位世界冠军(这是来自中国羽毛球队的统计,不过笔者认为:该数字应该修正为69个,因为其中叶钊颖的第一个世界冠军来自1992年尤伯杯夺冠),其中绝大多数人的第一个世界冠军称号是在汤尤杯和苏迪曼杯这样的团体赛上取得的,只有6人例外:2000年奥运会冠军吉新鹏、2003年世锦赛冠军夏煊泽、2005年世界杯冠军张亚雯和谢中博、2006年世界杯冠军王仪涵、2007年世锦赛冠军朱琳。在通过团体赛成为世界冠军的运动员里,固然有像韩晶娜这样“搭车”型的冠军,但是更多的选手,则是通过一次团体赛登上世界冠军的光荣榜,从而树立起信心、坚定起意志、昂扬起精神融入于团队的——以汤尤杯为代表的羽毛球团体赛对于中国选手的成长与教育意义,即使不算是“摇篮”或“幼儿园”,至少也是农民运动讲习所和黄埔军校级别的。

  在中国羽毛球队的“制胜法宝”里,有技战术意义上的法宝、有训练学意义上的法宝、有管理学意义上的法宝等等,但其最根本的法宝,是一种我们习惯称之为“团队精神”的法宝。和西方式的集体球类项目中所强调的团队精神不同的是:中国羽毛球队的团队精神,具有典型的东方属性——羽毛球本来是一个最多由本队2人搭档参赛的个人项目、奥运会上又没有团体比赛,能在这样的项目里营造出一种独有的团队文化,这是很值得人们玩味、总结、研究、提炼的。

  当然,的确有一些像韩晶娜式的个别现象,即为了回馈报答一些曾经为队伍征战多年、为事业奋斗多年的老将、名将,在确保中国队能够赢得冠军的前提下,让他们优先于青年选手报名团体比赛。对于这种现象,笔者认为恰恰是中国羽毛球队团队文化的另外一种反映。对此,我们应该宽容,就像宽容“运动员当官”的现象那样,因为在我们生活的国度里,名医当官、劳模当官、教授当官、学者当官、科学家当官、艺术家当官、企业家当官的现象比比皆是,它是“官本位”的中国特色导致的,完全不是体育界所特有。

  八、2012:李永波的第10届汤尤杯

  和所有曾经的汤尤杯大赛一样,即将开幕的2012年汤尤杯赛,也具有创造历史和延续历史的双重意义:

  就创造而言——所有曾经举办过汤姆斯杯赛和尤伯杯赛的城市都濒临大海,唯一的例外是武汉。

  就延续而言——武汉的这届汤尤杯赛,是李永波率队以来中国队参加的第10届汤尤杯赛。

  创造和延续,从来都是相生相克、相辅相成的,其中有这样几个关键词:

  关键词之一:汤尤

  以往人们对于汤杯和尤杯的分析与回溯,都是本着“汤是汤、尤是尤”的思路进行的,这其实是一个错误。因为从中国队登上这个舞台的30年前开始,同时同地进行的汤尤杯赛就已经是一个赛会而不再是两个赛会了,更何况在李永波掌舵中国队之后,汤尤杯的备战和决战,都是由同一个团队本着同一种精神、在“同一个世界”里为了“同一个梦想”进行的。这里顺便提一个建议:今后人们在说羽毛球的亲缘项目乒乓球的团体世锦赛的时候,最好说“思考杯赛”(斯韦思林杯和考比伦杯,只要把“斯韦思林”的汉字写作“思韦斯林”即可),虽然如今的中国乒乓球队采取的是男女分治的管理体系,但合二为一的日子应该为时不远了。

  关键词之二:纪录

  武汉汤尤杯赛前,可以期待很多纪录:林丹是否连续5次作为第一单打赢得汤杯?中国男队能否成为第二支汤杯五连冠球队?李永波培养出第七十几个世界冠军?等等等等。

  关键词之三:“二元法则”

  武汉汤尤杯赛之前,人们会反复讨论这样两个焦点问题:其一,在男单方面,谁能成为比肩林丹的对手,把决赛中始终不败的他赶下擂台?其二,在女子方面,谁能在你方唱罢我登场的乱世(2006年至今,没有任何一名女选手能获得两次单打世界冠军)中脱颖而出?这两个问题,并非是这届汤尤杯赛特有的,而是未来羽毛球世界里谁是主要演员的问题和主要演员的对手戏问题。

  李宁公司有位“都总”(读音应为“dōu”而不是“dū”),给我讲过一个叫“二元法则”的市场学概念:一个成熟市场的竞争最终将成为“两匹马的竞争”。通常,其中一个是领导者,另一个则是后起之秀,二者在相互对立中此消彼长地成长,例如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耐克和阿迪达斯、苹果和微软、麦当劳和肯德基、搜狐和新浪……

  羽毛球也是这样:在林丹面前,终究会再出现一个像鼎盛时期的陶菲克和鼎盛时期的李宗伟那样的对手;而群芳争艳的女选手里,也终究会再出现例如李玲蔚和韩爱萍、唐九红和黄华、叶钊颖和龚智超、张宁和谢杏芳那样的“两匹马”。

  对于竞技体育来说,对于羽毛球来说,永远不要相信“独孤求败”那样的假说,因为历史需要创造和延续,纪录需要挑战和刷新,偶像需要打破和替代。

  所以,周瑜一定是一个不懂市场经济规律和竞技体育规律的人,证据是他的那句遗训:既生瑜,何生亮?


 (搜狐体育)

    蓝天羽毛球网>> 羽毛球新闻>>


http://www.bbeshop.com     E-mail: bbeshop@163.com

[羽毛球拍][羽毛球线][羽毛球][羽球服装][羽球鞋袜][羽拍包][手胶配件][运动护具][教学光盘][网球用品][乒球用品][订购方法]

[蓝天论坛][羽拍论坛][客户留言][相约球场][羽坛风云][羽球明星][世界排名][电视预告][录像下载][羽球知识][羽球技术][返回首页]